自己會去聽這場演講,目的想聽聽有關美學的知識,對於蔣勳先生,最初的印象是國文課本中有讀過他的文章,知道它是台灣的美學大師。
「美學」好難定義,其實美學的真正翻譯是「感覺學」,用你的感官去感受東西,「美」無目的的快樂,其實美應該是自己的事情,每個人的品味都不同,所以蔣勳先生提到其實「美」其實是回來做自己,而當你的「美」變的讓人接受,此時才會有共通性。
所以我要打造屬於自己的「美」,簡單來說是打造自己的「品牌」,現階段是打造自己的象徵代表,或許現在少數人認同,甚至是沒有人認同,但當時間過去,或許有人會接受,應該換個方式講,我做我認為美的事,不一定要讓別人都認同,但我可以找一些可以認同我的朋友,一起打造我們認為美的事,或許久而久之,會變成一個潮流,一個品牌,我們應該是創造潮流,而非盲目跟隨潮流。
像古典樂剛出現時,當時的人還當作是躁音,但時間一久,讓人接受,卻變成優美的音樂,所以無須對自己所打造的事件感到悲傷,時間一久,或許會變成是對的,人總是看見表象,卻不願相信真相,因為他們只都活在自己認為的「真相」中,而不願意相信而改變。
最後蔣勳大師與我們分享人生五大課題,酸甜苦辣鹹,好好去體會這五種味道在人生的每一部分,會使人生更圓滿,或許有些人不想體驗酸或是苦,但每一種味道的感受,會讓你人生更為豐富,甚至是讓自己的人生更為順暢。

1 意見:
「美就是做回自己」~我喜歡!
張貼留言